山腳下花蓮人文講堂 廖鴻基 主講「流浪到漂流」

文/照片:人文社會學院提供

【山腳下 花蓮人文講堂】_「《山海台灣》系列講座」第二場次,邀請到台灣著名海洋文學家–廖鴻基老師,講述其成為一名討海人的因緣,紀錄、報導其在廣袤無垠汪洋大海中,隨著大自然四時運行的討海生活經歷,以及所見所聞的感悟;他擅寫海洋的萬千姿態、鯨豚魚鳥的靈動與情感、漁業文化縱深與聚焦,在過去著作等身的散文作品中為讀者打造了各種向海之徑;進而成為台灣海洋文化推廣先驅者-「行動文學家」的哲思。

海洋「文學家」

雖然被稱作文學家,廖老師卻常言自己其實讀的文學作品並不多,未接受過正統文學訓練,也不認為有哪位文學作家?或是哪一部作品曾深刻地影響自己一直以來的寫作風格,至今,他已創作二十餘部作品;多數文學創作家邁入耳順之年,創作量已不如青壯時期的豐沛,今年64歲的他,創作靈感仍源源湧現,近期才剛又完成他的第一部長篇作品–『《最後的海上獵人》』。

何以能有這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

他說年輕時的自己,常在海邊流浪,他在「聽」著海洋的聲音。這個「聽」,並非只是藉由單一器官的耳朵來聆聽,對廖老師而言,是以身體全身性的感官去接受、感知外在自然所帶來的一切;他將這感知後的體會、感受及所思,轉化成文字,創作出一部部作品;他認為自己的閱讀源自於「聽」。他指出,無數此流連海邊流浪後,曾寫下:「不曾停歇的拍岸濤聲」及「永不息止的滾動」,對他而言,這是兩種不同的意象,走在不同的海岸而產生出的不同體會。

帶領東華大學學生學習創作的時期,廖老師會帶學生到海岸邊走一段路,行走間,鼓勵學生別只是看了海天一色的壯闊美景後,只會「哇」一聲,就過了;而是從中學著傾「聽」著,聽著大海想訴說的一切,他認為:「即使只是在海岸邊走走,故事也早已寫不完。」

廖老師的創作靈感源自其自身開放的五感經驗,歸功於他的「流浪」人生–那些被世俗認為「沒效益」、「吃飽太閒」的事,卻成為滋養他創作的沃土。

為何流浪?

「山看多了想登山,海看多了想航海,雲看多了想流浪」,廖老師這般言道。他提及:因生性不善表達,與他人相處過程並不愉快,甚至痛苦的個性,想成為一名巡山員或燈塔看守員,是兒時的天真夢想;年輕時想離開人群,到群山去;年屆三十歲時,決定去當討海人,一當就當了五年。

廖老師向現場同學分享:每年九月,東北季風起,風浪漸大,就是討海獵人與海洋搏鬥的開始,六級以上風浪,浪高輕易就能超過兩公尺,傳統的捕獵方式,一名鏢魚手會拿著槍,站在漁船最前方的標台,單靠鏢台上的兩隻鞋套固定身體,全憑自身平衡控制,次手正站在標手後方,指導船手追逐旗魚在海中迅速竄游的方向,鏢魚手、次手與萬中選一的「海腳」們團隊合作,才有可能一舉成功鏢得俗稱「海中獵豹」的旗魚;他曾待在鏢獵旗魚的漁船上,見證世界僅存的古老捕魚技法,戰浪「鏢旗魚」的文化重現。這些討海人流浪的經歷,以及與其他討海人交織共譜的海上故事與深刻寫實的畫面,成了他筆下戰浪「鏢旗魚」,用生命與海搏鬥最動人的描繪:「鏢手挺鏢,彷彿全身氣力都提在鏢尖,鏢尖指住海上竄游的旗魚狂聲叫喊,喊出了全船高昂一致的戰鬥火花。 」

對廖老師而言,鏢旗魚」的捕魚文化,尤其彌足珍貴;他近期出版的新著《最後的海上獵人》長篇小說中,即是以文字創作紀錄描繪一幕幕海上瞬間,紀念見證討海人的海海人生。

迎向海洋 開啟海上壯遊

廖老師長年與大海為伴,深受海的啟發,以獨特的海洋經驗,創作從描寫較多魚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進而發展出屬於他自己與海洋的語言,以其豐富的海洋經驗與細膩的觀察,用文字及影像作紀錄,書寫出迥異於陸地文化的海洋文學,而廣為人知之外;1998年創設「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致力於臺灣海洋環境、生態及文化的研究工作,則成了他一生的志業。

這些年,他與其團隊致力推廣、策劃海洋活動,諸如:創辦賞鯨之旅、墾丁海域鯨豚調查、繞島航行、獨木舟環島…等大型計劃;其中,「黑潮101漂流」計劃是最令他引以為豪,且執行難度最高的海上的奇幻漂流

想要在海上連續漂流數日,得先有一艘堅固的浮筏,最初浮筏的製作讓團隊苦惱許久,「本來想用汽油桶,但發現太重、組裝不易,有次在河岸散步看到碼頭常見的浮動式方磚,靈機一動拿來組裝,發現方磚就像樂高一樣,有了竹竿做支架撐住後,竟然能抵擋大海的扭力,經過3天測試一點損傷都沒有。」這場「黑潮101漂流」的奇幻漂流,只靠一艘無動力的塑膠方筏,從南向北,漂足200多公里;費時5天就從台東大武漂到宜蘭蘇澳,而這引領他前進的動力就是「黑潮」。

廖老師分享申辦此計劃初始充滿熱情,當時,為了向政府相關部門申辦此計劃,受限於政策法規與社會固有的封建思想,共走了18個單位,政府部門習慣以陸地視角的思維模式,箝制與阻攔…,這項讓他視為「不允許失敗的計劃」,歷經一波多折的過程,令他不禁感慨道:「生於海島的人卻背向海島,是件弔詭的事。」

坐下來,世界就放大

「黑潮101漂流」的奇幻漂流,順黑潮而行,實現了他對漂流的渴望;他分享:「黑潮是地球上的主環流,它的浩瀚有如星辰日月般強大,而我們這麼渺小的生命放在上頭,那能量間的感應、浩瀚與渺小間的互動,深深改變了我的生命質素,回來之後看海的感覺都變得很不同,不是海變了,是自己變了。」

再說,「若從創作者的立場來看,一個創作者的生命高度很重要,我寫海,我跟海的關係得夠厚、夠高,這趟漂流後我確信接下來的創作,將會是我海洋書寫的另一個高峰。」

他深深期盼,黑潮的大洋氣魄,能讓島嶼長出志氣,不再狹隘;一旦讀懂黑潮,我們的心將重新浮現一座島嶼,和不再迷航的自己。當島嶼轉過頭來面對開朗展放的海闊天空,島嶼的氣度、格局必將有所不同。 

漂流的智慧

執行「黑潮101漂流」計劃前,有專家曾經質疑這項計劃,若想認識黑潮,為何不直接使用儀器探測就好,一樣可以得到精確的數字,反而大費周章地執行這項計劃。對此,廖老師回應此質問:「儀器能測量他的感官經驗嗎?」

他說,他想要的是用自己的感官經驗去探究著這不斷湧流的黑潮,一種以「人」的觀點,將自身擺在汪洋大海之中,去感受、去體驗自然的奧妙。

對廖老師而言,這是一場冒險之旅,藉由這樣的探索所體會,將這份感受帶回島嶼,啟發大家迎向海的渴望;這種充滿人性的感官深刻經驗,並非精密儀器能觸及與給予。

人身處於現代社會,一生猶如生產線般,步步為營,生怕自己落單於他人,也因此失去了創造的野性;每個人都做著「有用」的事,不再去流浪,不再去做「吃飽太閒」的事;也不再相信自己的感官經驗,不去表達,剩下的僅有「被馴服」的心靈。

社會普遍價值認為「浪漫不過是不切實際的代名詞,漂泊根本是失敗、失意者的行為,流浪,一定是魯蛇,而漂流呢?「漂流」則是集所有不切實際、失敗、失意、魯蛇之大成。廖鴻基卻深深覺得:「自己這輩子最值得拿出來談的,就是這些浪漫、漂泊、流浪和漂流的故事。」

講座接近尾聲,他鼓勵現場學生:「走出去、航出去,看見人世、城市以外,寬廣、繽紛的世界。」;並以海明威「不斷以行動來增加生命廣度和深度。」作為期許;同時,亦回首自身三十歲後從流浪到漂流的一生下了一個最佳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