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慈院攜手合作 尋找優化骨髓移植的方法

:葉綠舒/攝影:曾繼鋒、李家 

大家對「骨髓移植」應該不算陌生吧!不過「骨髓移植」其實是「造血幹細胞移植」的俗稱,並不是真的把「骨髓」給移植了,更不是抽「龍骨水」(腦脊髓液),而是把骨髓中與造血有關的細胞(也就是所謂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到因病無法自己造出健康血球的人體內!

早期的骨髓移植,需要從捐贈者身上抽取500-1000毫升的骨髓(約佔捐贈者骨髓量的2-5%),再從其中分離出造血幹細胞。要抽取這麼多的骨髓,需要從捐贈者的腸骨(骨盆的骨頭之一)穿刺100-200針。捐贈者需要麻醉、手術過後會疼痛等等,真的是很有愛心才能做到呢!

由於平常造血幹細胞也會跑到周邊血液中,於是在20世紀晚期發明了「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PBSCT)。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是利用一些化學藥物或白血球生成激素(G-CSF)來刺激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讓它們跑到周邊血液來,再以血球分離機收集,並於適當的時機將冷凍的周邊血液幹細胞輸回。由於捐贈者不需要麻醉,所經歷的不適也比傳統方法要少很多,所以近年來已成為主流。

在台灣的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是讓捐贈者連續打五劑白血球生成激素,然後再取造血幹細胞。通常前四劑是在捐贈者所在城市施打,第五劑則回到花蓮慈濟醫院施打,然後抽血檢驗捐贈者對白血球生成激素是否有反應。如果沒有反應或反應不良,就得再打一針白血球生成激素或是注射其他的藥劑,希望能提升效果。如果還是沒有效果呢?那就要進行腸骨穿刺了。

但是,為什麼有些人會對白血球生成激素沒有反應呢?相信這個問題應該已經縈繞在許多專科醫師的腦中了。但是過去比對這些捐贈者的資料時,只能發現對白血球生成激素沒有反應的人,似乎都比較瘦(BMI偏低)。由於捐贈者的血液樣品極為珍貴,研究者也無法取得更多樣品來作進一步的分析。

這一切都因為科技的進步而有了極大的改觀。慈濟大學分子生物暨遺傳學系的孫德珊教授,與花蓮慈院血液腫瘤科的王佐輔醫師合作,收集數年來來慈濟醫院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的309位捐贈者的剩餘樣品,將細胞與血漿分離後,運用最新的技術分析血漿裡的細胞激素。這個新的技術允許研究者以極少量的樣品進行分析。研究團隊分析後發現,只要對白血球生成激素反應不佳的捐贈者,其血漿中的干擾素-Ƴ(IFN- Ƴ)、介白素-22(IL-22)與腫瘤壞死因子-ɑ(TNF- ɑ)這三個發炎相關的細胞激素也較低。

為什麼反應不佳的捐贈者,除了BMI偏低外,這三個細胞激素也較低呢?孫老師推測,可能是因為BMI較高者(也就是比較肥胖的人)通常也會有慢性發炎的現象,所以這三個發炎相關的細胞激素在BMI偏高者的表現會比較高。但是這只是推測,在沒有進一步的研究佐證前,也不能就此肯定。

接下來要做什麼呢?孫老師的研究團隊除了繼續收集樣本,也希望能朝著其他方向繼續探索,希望能找到影響捐贈者對白血球生成激素反應良窳的決定性因素,從而能優化骨髓移植的方法。

參考文獻:

Wang, T.-F.; Liou, Y.-S.; Chang, H.-H.; Yang, S.-H.; Li, C.-C.; Wang, J.-H.; Sun, D.-S. Correlation of Body Mass Index and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Levels with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Mobilization. J. Clin. Med. 2022, 11, 4169. https://doi.org/10.3390/jcm11144169